
您的位置:首頁 > 易推廣資訊 > 行業(yè)分析 > 電子垃圾回收難 家電企業(yè)承擔更多責任
關注易推廣,獲取最前沿儀器行業(yè)資訊!
發(fā)布時間:2019/7/3 來源: 中國家電網 閱讀次數:1408
【導讀】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生活垃圾的分類儼然成為全國人民討論的焦點。然而,還有一類垃圾同樣值得我們關注——它們被稱為“電子垃圾”,廢棄的電子產品已經成為世界上增速最快的垃圾。
《2017年全球電子廢棄物檢測報告》顯示,2016年全年,全世界各國合并產生的電子垃圾達到了4470萬立方噸,相當于4500個埃菲爾鐵塔。預計2021年,電子廢棄物數量將增加至5220萬立方噸。而在我國,對于電子垃圾的回收處理尚未形成可靠性規(guī)模,環(huán)境保護面臨巨大壓力。就我們所處的電視行業(yè)而言,在我國6.5億臺存量彩電中,有3億臺處于‘超期服役’狀態(tài),未來幾年這些彩電產品都將進入集中報廢期,如何處理這些電子產品,做到“變廢為寶”,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目前,蘋果、華為等一些大型國際企業(yè)已經建立了相對完善的產品回收系統(tǒng),并在網站界面上提供在線估值、遠程回收、折價等服務。然而,在彩電行業(yè),在主要主流品牌的官方網站上,幾乎沒有品牌通過官方渠道或第三方回收服務的指導提供產品回收服務。作為一種必不可少的家用電器產品,廢棄的電視似乎是電子垃圾中的“另類”。
據ZNDS智能電視網了解,這些沒有進入到正規(guī)回收渠道的電子產品,大多數情況下會通過回收商販流入到民營小作坊等類似場所。有數據表明,80%以上的電子垃圾都進入了這些非正規(guī)渠道,他們處理廢棄電子產品的過程還是簡單的焚燒、填埋或是強酸浸泡,不僅不能最大化電子垃圾的經濟價值,還會造成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
來自《2017年全球電子廢棄物檢測報告》中的另一組數據顯示,在2016年,電子廢棄物中所含原材料的潛在價值為550億歐元,高于世界多數國家2016年的國內生產總值,但真正通過回收處理產生的價值寥寥無幾,原材料價值浪費巨大。
在日本等發(fā)達國家,已經有非常成熟的電子廢物回收和處置政策和法律。家用電器制造商必須承擔回收和利用廢棄家用電器的義務,消費者也有義務處理和再利用家用電器。在即將到來的2020年東京奧運會上,運動員的獎牌就是由電子垃圾中提煉的金屬制作而成。
由于電子廢物回收是一項相對復雜的任務,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發(fā)展中國家的電子廢物回收政策、渠道和人員都不夠完善,建立一個完整和諧的電子廢物回收體系迫在眉睫。
令人欣喜的是,國內電子垃圾回收處理的相關政策正在逐步落實,已經有不少專業(yè)回收機構、電商企業(yè)開始關注,特別是針對彩電這樣的大家電產品。當然我們更希望看到家電企業(yè)能夠擔負起回收利用家電的義務,讓消費者對廢舊家電這類電子垃圾的處理有方可參,有法可行。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易推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易推廣,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
使用,并注明"來源:易推廣"。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② 本網凡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 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易推廣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