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tài) >廣州漓源環(huán)保技術有限公司 >淀粉廢水處理工藝之混凝技術詳解
發(fā)布時間:2019/11/15 來源: 廣州漓源環(huán)保技術有限公司 閱讀次數:158
1 食品廢水處理技術
按照廢水處理原理食品工業(yè)廢水處理技術分為:物理處理法、化學處理法和生物處理法。其中每一種方法都包括多種工藝, 不同的技術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不同, 在具體的實際處理中通常需要根據污水的實際情況采取多種技術的互相組合進行污水的處理, 以下是目前在食品工業(yè)廢水處理中常用的幾種工藝。
1.1 物理、化學處理技術
1.1.1 混凝沉淀
混凝沉淀是污水處理中較為常用的一種技術, 其操作簡單、價格便宜, 處理效果好。其去除原理是加入混凝劑后, 利用其吸附電中和、吸附架橋以及卷掃網捕等作用, 將廢水中的小分子蛋白質發(fā)生凝聚, 進而達到分離的目的。通常混凝沉淀可以去除污水中80%~90%懸浮物和65%~95%膠體。目前常用的混凝劑有有無機混凝劑、無機高分子混凝劑和有機類化合物混凝劑等。無機鹽類混凝劑產生的絮體小, 而且不穩(wěn)定, 容易破碎, 處理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高分子聚合物絮凝劑在相同或較小的投加量下可以產生更高強度的絮凝, 此外隨著絮凝劑的研究發(fā)展, 新型的絮凝劑不斷出現(xiàn), 也不斷的應用到污水處理中。有研究者分析研究了不同絮凝劑對大豆廢水的處理效果, 實驗結果表明:在處理大豆廢水時投加0.3 g/L的PAC混凝劑, 10 mg/L的PAM助凝劑時效果佳, 而且能夠去除廢水中20%的CODCr、20%的總氮和60%的總磷;炷恋矸▽Υ蠖箯U水有著較好的處理效果, 但其使用的藥劑費較高, 而且排泥量較大, 也增加了污泥處置的費用, 所以, 大豆廢水不易采取簡單的混凝沉淀工藝, 應結合其他工藝以達到更好的處理效果。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易推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易推廣,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
使用,并注明"來源:易推廣"。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② 本信息由注冊會員: 廣州漓源環(huán)保技術有限公司 發(fā)布并且負責版權等法律責任。
易推廣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