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首頁 > 易推廣資訊 > 國內動態(tài) > 垃圾分類難以推行是因為居民素質差嗎?
關注易推廣,獲取最前沿儀器行業(yè)資訊!
發(fā)布時間:2019/6/27 來源: 谷瀑環(huán)保設備網 閱讀次數:13298
【導讀】近日,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減量推進工作聯(lián)席會議辦公室印發(fā)《對不符合分類質量標準生活垃圾拒絕收運的操作規(guī)程(試行)》的通知(以下簡稱《操作規(guī)程》),對不符合分類質量標準的生活垃圾拒絕收運的操作規(guī)程進行制定。為什么垃圾分類在國內城市難以實施?有些人認為這是由于居民素質差或有關機構宣傳不夠等因素造成的。事實上,可能還有其他深層原因。
垃圾分類并不新鮮。早在10多年前,中國的許多城市就成為生活垃圾分類和收集的試點城市,但迄今為止,在垃圾分類方面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上海這次的引進被認為是一個突破性的舉措,其效果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當前,在國內許多大中城市的街道和小區(qū)里,都設置了標注有“可回收”與“不可回收”標識的垃圾桶,但包括我們自己在內的身邊多數人,實際上對“可回收”“不可回收”的區(qū)分標準并不明白,只是含含糊糊地憑自己的感覺,將垃圾胡亂分類再丟進相關垃圾桶。更關鍵的是,在一些城市,市民有時發(fā)現(xiàn)清潔工把分類后的不同垃圾桶里的垃圾混合起來,倒進垃圾車,然后統(tǒng)一送往垃圾處理機構。因為這些城市還沒建立起垃圾分類處置系統(tǒng)。顯然,這種“混合處理”分類垃圾的情形,會傷害到市民對垃圾分類的努力和信心,也可能使前期所做的垃圾分類宣傳工作功虧一簣。
垃圾的運送和處置是一個整體。如果末端處置設施不能體現(xiàn)垃圾分類的價值,則前端垃圾分類處置的功能就失去了意義。但是,檢視當前國內一些城市的生活垃圾處理,就存在只強調前端的垃圾分類,卻缺乏前端分類與末端處置的協(xié)調聯(lián)動的問題。這也是導致垃圾分類難以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重要原因。
此次,上海針對垃圾處置出臺的《操作規(guī)程》,對生活垃圾收運操作規(guī)程進行了制定。比如,對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濕垃圾、干垃圾等不同類別的垃圾的運送“待遇”都作了明確規(guī)定,這有助于市民和垃圾運送機構強化垃圾分類的意識。例如,對可回收物作了明確界定,此外,對濕垃圾、干垃圾的分類也非常必要。
垃圾“不分類拒收送”的說法看上去簡單粗暴。誠如上海市相關部門所言,《操作規(guī)程》的目的還是在于讓市民在源頭養(yǎng)成垃圾分類的習慣,從而為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打下基礎,而不是拒絕收運。上海是市民素質和城市管理走在前列的國內城市,該市出臺《操作規(guī)程》強調垃圾分類,可視為一個力度不小的突破。
不過,正如前文所論,垃圾的運送和處置是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前端的分類投放只是整個垃圾處理鏈條的第一環(huán),后面的收集、處置等環(huán)節(jié)也需配套進行。不能只強調前端,而忽視后者!渡虾J猩罾芾項l例》即將實施,城管等相關部門除了聚焦生活垃圾的分類投放,也需聚焦“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等全流程,特別是要保障末端的處置要真正實現(xiàn)分類,否則,垃圾分類難以真正實現(xiàn)其價值。
垃圾分類,是城市實現(xiàn)現(xiàn)代治理的一個課題。眼前,為了便于市民操作,可在前端環(huán)節(jié)簡化投放種類?傊,垃圾分類,既需要加強知識普及和宣傳,提高居民的環(huán)保意識,也需要相關環(huán)節(jié)和機構聯(lián)動,共同保障垃圾分類處置的最終效果。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易推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易推廣,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
使用,并注明"來源:易推廣"。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② 本網凡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 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易推廣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