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造電棒鋼錠模存在以下缺點:
- 材料與制造方面:
- 材質缺陷:常用的灰口鑄鐵強度較低,在經(jīng)受高溫、急冷急熱和撞擊等作用時,易產生裂紋,導致鋼錠模壽命不高;球墨鑄鐵雖抗拉強度優(yōu)于灰口鑄鐵,但導熱性較差,在高溫區(qū)易引起鋼錠模內腔變形而造成卡錠,且成本比灰口鑄鐵高。
- 制造復雜:大型或復雜形狀的鋼錠模制造過程復雜,需要高精度的模具和先進的鑄造工藝,制造成本高、周期長,且易出現(xiàn)縮孔、砂眼、夾渣等鑄造缺陷。
- 使用性能方面:
- 脫模困難:凝固后鋼錠在鋼錠模間的粘附力較強,不易脫模,尤其是小噸位、瘦長的鋼錠在脫模時易拉斷,且脫模后鋼錠表面易出現(xiàn)大的結疤、裂紋及氧化皮等缺陷,降低鋼錠成材率。
- 冷卻效率低:通常采用緩冷方式,冷卻速度慢,冷卻時間較長、效率低,當空氣溫度較高時冷卻速度更慢,且鋼錠體積越大冷卻時間越久,影響工作效率。
- 使用壽命短:在使用過程中,鋼錠模要承受高溫鋼水的沖刷、急冷急熱的熱應力變化以及機械碰撞等作用,容易出現(xiàn)裂紋、變形、磨損等問題,導致使用壽命縮短,需要頻繁更換,增加了生產成本和停機時間。
- 生產效率受限:整體式的鋼錠模在澆注過程中,每次澆注后都需要等待鋼錠冷卻、脫模等一系列操作完成后才能進行下一次澆注,無法實現(xiàn)連續(xù)生產,生產效率相對較低。
- 產品質量方面:
- 內部缺陷:傳統(tǒng)的下注法澆注電棒,熔煉后期對鋼的質量凈化效果差,易產生非金屬夾雜等缺陷,影響電棒的質量和性能。
- 表面缺陷:因涂料涂刷、樹脂固化劑配比、固化劑酸值、攪齒磨損、振實臺不足、底部防鐵水沖涮措施不當、擋渣板設置不合理、空氣濕度大砂型受潮等因素影響,易使鋼錠模表面產生夾砂、夾渣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