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展示
優(yōu)質(zhì)供應
詳細內(nèi)容
而且在不需要轉缸的情況下,就可以直接添加本公司生產(chǎn)的光亮劑,產(chǎn)品這性能均可以與有氰電鍍工藝相抗衡,鍍層同樣具有高光亮、高耐蝕,低脆性,而且耐高溫,深鍍能力與分散能力極佳。并與同類添加劑的兼容性特佳,實為鍍鋅之產(chǎn)品。
一、產(chǎn)品特點:
1. 轉缸方便,氰化鍍鋅不需要做任何處理可直接轉缸;
2. 操作工藝范圍寬廣,使用方便,只有輔助劑與主光劑;
3. 通過細化結晶、提高陰極極化的原理,大幅度提高產(chǎn)品的耐蝕性,并且鍍層可以達到鏡面光亮、清澈細膩、平滑耐磨。
4. 鍍液在溫度50℃仍然可以保持鏡面的鍍層;
5. 光亮劑消耗量小,耐雜,抗雜能力非常強,無需要另外添加去雜劑類產(chǎn)品;
6. 深鍍能力好,不亞于氰化鍍鋅;
7. 均鍍能力強,高、低區(qū)鍍層厚薄均勻,節(jié)約的電鍍的時間與成本;
8. 鍍液無毒,廢水處理容易。
二、工藝范圍及操作條件:
工 藝 參 數(shù) | 工 藝 范 圍 | * 佳 值 |
氧化鋅 | 5-16 | 掛鍍11g/l;滾鍍12g/l |
氫氧化鈉 | 80-160 | 110g/l |
輔光劑 | 6-10 | 8ml/l |
主光劑 | 6-12 | 10ml/l |
操作溫度 | 20-55 | 25-35℃ |
電流密度 | 0.5-1.0A/dm2 | 掛鍍2 A/dm2 滾鍍1 A/dm2 |
陽極:陰極 | 1:1.5-2 | 1:1.5-2 |
陽極材料 | 鐵板 | 鍍暗鎳鐵板 |
攪拌 | 陰極移動或空氣攪拌 | 陰極移動或空氣攪拌 |
過濾 | 連續(xù)或間歇過濾 | 連續(xù)或間歇過濾 |
三、工藝分析與維護:
1. 氯化鋅:供應鋅離子的主鹽,只在新配槽時使用;正常生產(chǎn)時建議采用溶鋅的方法提供鋅離子。OY-221無氰鍍鋅光亮劑可容許鍍液中的氧化鋅濃度的范圍很寬廣,通常滾鍍槽使用高濃度的鍍液生產(chǎn),掛鍍使用低濃度的鍍液進行生產(chǎn)。
2. 氫氧化鈉:它作一種介質(zhì),是氧化鋅的絡合劑,能提高導電性能,建議采用進口珠狀的氫氧化鈉,以減少雜質(zhì)的帶入。
3. 輔光劑:開槽時加入,主要具有協(xié)同出光的效果,同時維持整個光亮劑體系的穩(wěn)定和降低主光劑的消耗,以及具備抗雜、除雜的功能;輔光劑只為帶出消耗,一般添加25kg氫氧化鈉可同時添加1.5-3kg輔光劑。
4. 光亮劑:使鍍層達到鏡面光澤,高、低區(qū)鍍層厚薄均勻。添加范圍寬廣,如遇槽液溫底過高時只需要增加光亮劑的使用量,照樣可以得到鏡面光亮的鍍層。主光劑的消耗量為120-200/KAH。
5. 堿性無氰鍍鋅鍍液的穩(wěn)定性關鍵在于控制氫氧化鈉與鋅的比例,掛鍍應該控制在12:1左右,滾鍍控制在10:1。
6. 溫度高有助于提高溶液的電流效率,但溫度太高時,光劑的消耗量增大,鍍液穩(wěn)定性變差,分散能力及深鍍能力都會相應減弱;溫度太低時,沉積速度慢,鍍層極易燒焦。
四、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
故 障 現(xiàn) 象 | 原 因 分 析 | 解 決 對 策 |
鍍層燒焦、呈海綿狀 | 1. 光劑不足 2. 溫度過低 3. 氫氧化鈉過低 | 1. 補充光劑 2. 加溫 3. 補加氫氧化鈉 |
低區(qū)呈灰黑色 | 1. 有機或無機雜質(zhì)污染 2. 氧化鋅過高 3. 槽溫過高 | 1. 用除雜劑或活性炭吸附 2. 稀釋鍍液并補加氫氧化鈉 3. 降低溫度或補加光劑 |
沉積速度慢 | 1. 前處理不徹底 2. 導電不良 3. 鑄鐵工件含碳量過高 4. 工件過密 5. 槽溫過低 6. 氫氧化鈉過高 7. 氧化鋅過低 | 1. 加強前處理 2. 檢查導電性 3. 檢查工件情況 4. 增加鍍件間的間距 5. 加溫 6. 稀釋鍍液并補加氫氧化鈉 7. 補加氧化鋅 |
光亮度差 | 1. 主光劑不足 2. 輔助劑不足 | 1. 補充主光劑 2. 補充輔助劑 |
分散和深鍍能力差 | 1. 光劑不足 2. 助劑不足 | 1. 充主光劑 2. 補充輔助劑 |
鋅離子積累過快 | 1. 氫氧化鈉過高 2. 停鍍時陽極鋅板未取出 3. 鋅陽極與不溶性陽極面積比過高 | 1. 稀釋鍍液并補加氧化鋅 2. 不鍍時及時取出鋅板 3. 調(diào)整陽極比例 |
陽極易鈍化 | 1. 氫氧化鈉過低 2. 陽極面積過小 | 1. 補加氫氧化鈉 2. 增加陽極面積 |
鋅離子降低過快 | 1. 鋅陽極與不溶性陽極面積比過低 2. 陽極布袋堵塞 | 1. 調(diào)整陽極比例 2. 徹底清洗陽極袋 |
鍍層發(fā)花 | 1. 前處理不徹底 2. 鍍前活化不夠 | 1. 加強前處理 2. 加強鍍前活化 |
鈍化鍍層泛霜 | 毛坯質(zhì)量太差 | 加強前處理 |
光劑耗量大 | 1. 有機或無機雜質(zhì)污染 2. 溫度過高 3. 輔光劑不足 | 1. 用除雜劑或活性炭吸附 2. 降低槽溫 3. 補充輔光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