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展示
哪吒之魔童降世(電影)迅雷BT(高清BD)完整下載[MKV/3.56GB/4.38GB]無刪減資源已更新
點擊次數:0發(fā)布時間:2019/7/27 13:18:52
![哪吒之魔童降世(電影)迅雷BT(高清BD)完整下載[MKV/3.56GB/4.38GB]無刪減資源已更新](http://img5.yituig.com/products/big/20190727/201907270111573160.jpg)
更新日期:2019/7/29 13:59:57
所 在 地:中國大陸
產品型號:
相關標簽:哪吒之魔童降世 哪吒之魔童降世迅雷下載
優(yōu)質供應
詳細內容
哪吒之魔童降世高清版下載地址:http://t.cn/AilTP4XA
百度搜索:解蜜86417353 下載哪吒之魔童降世高清版
打開寶蓮還有指紋解鎖的操作……如果按照六老師的邏輯,這部電影的主創(chuàng)團隊是要向本國人民謝罪的。

但不能否認,《哪吒》確實足夠好看,而且并沒有脫離《封神演義》中哪吒故事的框架,只是在幾個重要的情節(jié)點上進行了富有現代意義和人情味的改編,很有創(chuàng)新顛覆精神,同時,也沒有偏離哪吒這個人物本身具有的叛逆與敢作敢當的性格,屬于合理的改編范圍內。
之所以很多人之前對這部電影并不看好,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對于哪吒形象的接受無能,《哪吒傳奇》對80后、90后觀眾的影響太深了,當把哪吒動畫化,腦海中很自然地就會浮現出“扎兩個沖天鬏,光著倆小腳丫,踩的是風火輪,乾坤圈手中拿”的經典形象。
《哪吒》也有這樣的設定,但他的面部形象走的卻是哥特煙熏妝風,黑眼圈濃重,總是會露出邪魅的笑容,豁牙露齒,嘴里像小混混一樣叼著東西,走路吊兒郎當,完全是一副街頭小古惑仔的做派,這樣的設定確實會挑戰(zhàn)部分觀眾的審美。
但這樣的畫風恰恰是在為后面的故事做鋪墊,一方面與覺醒后的“帥哪吒”形成鮮明的對比,制造出高燃的效果;另一方面,當觀眾走進了哪吒的內心世界,尤其是隨著他的遭遇漸漸對他心生憐憫的時候,才會發(fā)現原來這種玩世不恭的形態(tài)是這個小孩給自己打造的防護墻。
電影中幾乎每一個角色都能夠立得住,尤其是圍繞哪吒的覺醒、親情、友情都進行了合理且動人的鋪墊,可以說這三條線每一條單獨拎出來想做好都不容易,更何況還是在觀眾已經對故事耳熟能詳的情況下,*終影片呈現的效果真的是又感動又燃。
*打動我的,可能還是哪吒與李靖父子情的這條線。哪吒與李靖的關系在很多影視作品中都有展現,但大多都是突出父子二人的矛盾,從而突出二人*終和解伐紂的不易,但在《哪吒》中,我看到的李靖,卻是一個沉默、有幾分嚴厲,但卻滿含著對兒子深愛的父親形象。
這正是前面提到的具有人情味的改編,從魔童到英雄,哪吒的轉變需要一個必然的契機,而用親情來感化他,無疑是*佳設計。李靖從始至終都很相信自己的兒子,并鼓勵他積極做自己,甚至為了給兒子正名,愿意挨家挨戶磕頭把百姓們求到壽宴上,這是怎樣無私的父愛。
所以當后面我們知道,他當年偷偷將天雷引到自己身上,也不會覺得驚訝。他很像我們現實中有血有肉的父親,平時可能連和我們“踢毽子”的時間都沒有,但在危險的時刻,卻會用平凡的臂膀為我們遮風擋雨,而*終哪吒的蛻變也彰顯了親情的力量。
對了,順便說一句,《哪吒》中的這種教育方式,要比《銀河補習班》中馬皓文對馬飛的“洗腦雞湯灌輸”,來的高明、深刻、感人的多,相信看《哪吒》的家長和處在青春期的孩子,也會對自己的親子關系作出一定的反思。
友情這條線雖然有炒CP方便引發(fā)話題效應的嫌疑,但也為哪吒與敖丙的大戰(zhàn)找到了一個正當的理由。與原著中殺死龍王三太子還抽了龍筋的暴力性相比,《哪吒》中二人的戰(zhàn)斗更像是為自己的命運而戰(zhàn),二人從生來就注定要有這一戰(zhàn),宿命式的交鋒不免令人唏噓。
值得玩味的是,兩個人都是對方的朋友,而*后的交戰(zhàn)更多是迫于無奈,這是中國武俠文化中屢試不爽的“雙雄會”模式,惺惺相惜的知己因為種種原因,*終免不了分出勝負,將神話故事與武俠精神相結合,并沒有刻意搞基賣腐,編劇確實用了心思。
電影的本質其實還是想探討“人定勝天”的主題,成佛成魔其實全在一念之間,*重要的還是做自己。這種主題其實在之前的《悟空傳》等作品中都曾經有過探討,但與孫悟空桀驁不馴的性格不同,哪吒“成魔”更多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周遭環(huán)境造成的,怪不得他自己。
在電影中我們會看到一群很典型的“中國式看客”,他們聽風就是雨,完全活在盲從與麻痹當中,尤其像那個舉著拐杖分不清方向的老人,更是當中不明是非的代表。這群陳塘關百姓很像我們現實中身邊的人,面對事情大多只會一邊倒地輿論譴責,不去分辨事情背后的真相。

從這個角度來看,《哪吒》還有幾分諷刺的意味,如果沒有這群百姓的惡意,也許哪吒在次出府的時候就會獲得快樂,自然也就不會變成后面的“混世魔王”,對他好的就是被他救下的小孩子,有時候成年人活的,可能還真沒有孩子通透。
很多人喜歡《哪吒》,可能還是從電影中看到了自己身上的影子,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哪吒,懷著一顆赤子之心來到這世間,卻會因為旁人的目光、家人的過度保護、遭逢的惡意而改變自己的初心,甚至覺得自己與這個社會格格不入,但內心深處,還是善良、單純的本質。
尤其是童年時的經歷,對一個人的成長*重要,哪吒到*后會發(fā)現,其實這世間的惡意是無法改變的,能改變的只有自己的內心,以及看問題的態(tài)度。有這樣的立意,《哪吒》確實是一部成人向的動漫,它更像是拍給已經長大的觀眾,來思考自己生活的方式和存在的價值。
當然這個命題太大了,主創(chuàng)們也算是在有限的能力內盡量做到了,哪吒成長中的很多細節(jié)仍然經不起推敲,尤其是*后的和解與覺醒確實安排的過于倉促,這來自于導演對于整體敘事結構上的比例失調,前面去掉更多插科打諢的橋段,多一些成長向的內容可能更好。
查了一下資料才發(fā)現,這位原名楊宇的“餃子”導演,原來竟然是學醫(yī)的,十多年前曾經制作過一部評分同樣很高的動畫短片《打,打個大西瓜》,很厲害的是他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自學成才,憑著對于動畫的熱愛,一點點“磨”出了這部作品,也算得上很勵志了。
不過還是要吐槽現在國產動畫包袱低俗的毛病,去年《風語咒》就是抖機靈抖得太厲害,*后口碑平平。在《哪吒》中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比如放屁、壯漢娘娘腔、褲襠里掏武器……導演肯定是香港無厘頭電影愛好者,所以在電影中放了這么多與主題無關的所謂笑料。
這些笑料看的并不舒服,甚至有些尷尬,部分觀眾不喜歡《哪吒》,可能也是在這里降低了印象分,這一點編劇難辭其咎,當然也反映了當下國內動畫創(chuàng)作者的一些普遍窘境:如何能在主題較沉重的基礎上,讓觀眾保持愉快的心情來觀賞作品?但效果往往用力過猛。
不過總的來說,《哪吒》瑕不掩瑜,值得一個好成績的鼓勵,尤其在預告片剛曝出大眾普遍都不看好的情況下,完全憑借質量實現逆襲,本身也算得上是“勵志黑馬”了。至于有些人非要把它和《大圣歸來》比較,我覺得大可不必,都是國產動畫佳作,何必非要爭個高下?

我更關心的其實是“封神”文化的挖掘,在西游文化已經被“兩開花”泛濫的今天,《封神演義》中其實還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值得被搬上銀幕,“封神”題材的電影電視劇其實精品比較少,如果《哪吒》的成功真能帶動“封神”宇宙的誕生,那確實是一件好事。
*后,謝謝《哪吒》,在這個愁云慘淡、陰霾籠罩的暑期檔,為我們帶來了一絲光亮,也帶來了一絲生機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