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展示
EIA原油分析操作建議
點擊次數:27發(fā)布時間:2018/11/14 13:38:07

更新日期:2018/11/14 13:38:07
所 在 地:中國大陸
產品型號:
優(yōu)質供應
詳細內容
20世紀70年代初發(fā)生的石油危機,給世界石油市場帶來巨大沖擊,石油價格劇烈波動,直接導致了石油期貨的產生。石油期貨誕生以后,其交易量一直呈現快速增長之勢,已經超過金屬期貨,是期貨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石油期貨合約之中,原油期貨是交易量的品種。目前世界上交易量,影響*廣泛的原油期貨合約共有3種:紐約商業(yè)交易所(NYMEX)的輕質低硫原油即WTI(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期貨合約,倫敦石油交易所(IPE)的BRENT(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以及新加坡金融交易所(SIMEX)的DUBAI(迪拜原油)期貨合約。
其他成品油期貨品種還有餾分油、無鉛汽油、瓦斯油、取暖油、燃料油、輕柴油等。
原油實貨交易主要采取基準價+/-貼水的計價式,WTI、BRENT、DUBAI等期貨交易價格經常被用作基準價。舉CME的WTI期貨合約為例,其規(guī)格為每手1000桶,報價單位為美元/桶,價格波動*小單位為1美分。西半球出產的原油主要掛靠WTI計價,包括美國的ANS(阿拉斯加北坡原油)、墨西哥的MAYA(瑪雅原油)、厄瓜多爾的ORIENTE(奧瑞特原油)、委內瑞拉的SANTA BARBARA(圣芭芭拉原油)和阿根廷的ESCALANTE(埃斯克蘭特原油)。掛靠BRENT的主要是西歐、地中海和西非地區(qū)出產的原油,比如俄羅斯的URALS(烏拉爾原油)、利比亞的SARIR(薩里爾原油)和尼日利亞的BONNY LT(博尼輕質原油)。掛靠DUBAI的主要是中東地區(qū)出產的原油。而遠東地區(qū)出產的原油交易主要掛靠MINAS、CINTA、DURI等地區(qū)性的基準油種。
根據美國《油氣雜志》的數據,截至2007年年底,全球石油探明剩余可采儲量為1824.24億噸,同比增長1.1%,儲采比為50.4年。沙特阿拉伯擁有的探明可采儲量雄踞全球之首,達到365.41億噸,約占全球的20%,儲采比為84年。2007全球原油產量為36.18億噸,前5位的產油大國依次為俄羅斯、沙特阿拉伯、美國、伊朗和中國。
截至2002年1月1日,全球石油估算探明儲量為1413.09億噸。沙特阿拉伯為世界石油儲量之首。2001全球原油產量為31.8億噸,排名前5位的國家依次為俄羅斯、沙特阿拉伯、 美國、中國和挪威。其中俄羅斯和中國產量分別增長了9%和1.8%,俄羅斯從2000年的第二位,取代沙特阿拉伯成為世界產油大國,而中國也從上年的第五位升至第四位。石油是"工業(yè)生產的血液",是重要的戰(zhàn)略物資,世界產油國為了維護自身利益,于1960年9月成立石油輸出國組織,簡稱歐佩克(OPEC),現有13個成員國: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委內瑞拉、阿爾及利亞、厄瓜多爾、加逢、印度尼西亞、利比亞、尼日利亞、卡塔爾及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偛吭O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歐佩克石油蘊藏量*新達到1,133億噸,占世界總儲量近80%。
我國石油需求量增長迅速,自1993年開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年進口原油7000多萬噸,花費近200億美元,前年由于油價上漲多支付了數十億美元。目前我國石油供求和價格對國外資源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承受的風險越來越大,國內企業(yè)對恢復石油期貨交易的呼聲很高。其實我國在石油期貨領域已經有過成功的探索。1993年初,原上海石油交易所成功推出了石油期貨交易。后來,原華南商品期貨交易所、原北京石油交易所、原北京商品交易所等相繼推出石油期貨合約。其中原上海石油交易所交易量,運作相對規(guī)范,占全國石油期貨市場份額的70%左右。其推出的標準期貨合約主要有大慶原油、90#汽油、0#柴油和250#燃料油等四種,到1994年初,原上海石油交易所的日平均交易量已超過世界第三大能源期貨市場新加坡金融交易所(SIMEX),在國內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我國過去在石油期貨領域的成功實踐,為今后開展石油期貨交易提供了寶貴經驗。
總之,石油期貨就是以遠期石油價格為標的物品的期貨!
2012年市場上期貨新品種上市的消息不絕于耳。12月1日實施的《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為境外投資者進入交易所進行原油期貨交易預留了空間。在即將上市焦煤、菜籽、菜粕、土豆、雞蛋和原油期貨中,原油期貨的上市是重中之重。
中國很快將成為全球的原油進口國,多年來的高速經濟增長導致對原油的需求逐日上升,對進口原油的依賴程度也隨之提高,從而承受的風險也隨之變大。我國著手推出原油期貨的根本目的就是:(1)增強我國的原油話語權,原油的定價權;(2)為國內產業(yè)鏈上下游廠家提供套保工具,規(guī)避原油價格波動的風險。
目前來看,世界上有4個重要的原油合約,分別是紐約商品交易所的輕質低硫原油合約和高硫原油期貨合約,倫敦石油交易所的布倫特原油期貨以及新加坡交易所的迪拜酸性原油期貨。而中國原油期貨的推出,將為我國在全球原油價格當中的影響爭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除了能夠增強原油價格話語權和提供套保工具兩大作用以外,原油期貨的上市還有推進中國商品進一步化的作用,原油期貨的上市將考慮引進境外投資者。而《期貨交易管理條例》新增"符合規(guī)定條件的境外機構,可以在期貨交易所從事特定品種的期貨交易"的規(guī)定,為原油期貨引進境外投資者鋪平了道路。
預計原油期貨將在計價單位的選擇上為境外投資者的參與埋下伏筆。由于原油是管制商品,在國內不能自由貿易。如果要進行交割,則只能在保稅區(qū)當中進行,使用完全報稅式,這種式決定了原油的計價可以有美元和人民計價兩種式。人民計價的優(yōu)點是國內投資者不需要面臨重大規(guī)則調整,但反過來,由于中國資本項目不可自由兌換,利率未實現市場化,人民計價將會給境外投資者的進入制造障礙;選擇美元計價,則境內投資者要承擔匯率波動風險。無論是人民還是美元計價,都將可能加速推進人民的化。
總而言之,原油期貨的上市肩負的意義超過了以往一切商品。境外投資者的引入將打造出一個重要的全球原油價格定價中心,而伴隨原油期貨的結算機制的確定,也將推進我國的金融機制改革,為中國進一步走向市場開啟大門。
.傲茂電子商務___EIA原油分析操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