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展示
梔子提取物 植物濃縮粉 水溶 免煎煮 量大優(yōu)惠 包郵
點擊次數(shù):11發(fā)布時間:2018/8/16 16:09:09

更新日期:2018/8/16 16:09:09
所 在 地:中國大陸
產(chǎn)品型號:
優(yōu)質(zhì)供應(yīng)
詳細內(nèi)容
梔子(學名: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別名:黃梔子、山梔、白蟾,是茜草科植物梔子的果實。梔子的果實是傳統(tǒng)中藥,屬衛(wèi)生部頒布的第l批藥食兩用資源,具有護肝、利膽、降壓、鎮(zhèn)靜、止血、消腫等作用。在中醫(yī)臨床常用于治療黃疸型肝炎、扭挫傷 、高血壓、糖尿病等癥。含番紅花色素苷基,可作黃色染料。
梔子為灌木,高0.3-3米;嫩枝常被短毛,枝圓柱形,灰色。葉對生,或為3枚輪生,革質(zhì),稀為紙質(zhì),葉形多樣,通常為長圓狀披針形、倒卵狀長圓形、倒卵形或橢圓形,長3-25厘米,寬1.5-8厘米,頂端漸尖、驟然長漸尖或短尖而鈍,基部楔形或短尖,兩面常無毛,上面亮綠,下面色較暗;側(cè)脈8-15對,在下面凸起,在上面平;葉柄長0.2-1厘米;托葉膜質(zhì)。
花芳香,通常單朵生于枝頂,花梗長3-5毫米;萼管倒圓錐形或卵形,長8-25毫米,有縱棱,萼檐管形,膨大,頂部5-8裂,通常6裂,裂片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0-30毫米,寬1-4毫米,結(jié)果時增長,宿存;花冠白色或乳黃色,高腳碟狀,喉部有疏柔毛,冠管狹圓筒形,長3-5厘米,寬4-6毫米,頂部5至8裂,通常6裂,裂片廣展,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1.5-4厘米,寬0.6-2.8厘米;花絲極短,花藥線形,長1.5-2.2厘米,伸出;花柱粗厚,長約4.5厘米,柱頭紡錘形,伸出,長1-1.5厘米,寬3-7毫米,子房直徑約3毫米,黃色,平滑。
果卵形、近球形、橢圓形或長圓形,黃色或橙紅色,長1.5-7厘米,直徑1.2-2厘米,有翅狀縱棱5-9條,頂部的宿存萼片長達4厘米,寬達6毫米;種子多數(shù),扁,近圓形而稍有棱角,長約3.5毫米,寬約3毫米;ㄆ3-7月,果期5月至翌年2月。[1]
主要價值
折疊古代染料
梔子是秦漢以前應(yīng)用*廣的黃色染料,梔子的果實中含有酮物質(zhì)梔子黃素,還有藏紅花素等,用于染黃的物質(zhì)為藏紅花酸!稘h官儀》記有:“染園出梔、茜,供染御服。”說明當時染的服裝用梔子。古代用酸性來控制梔子染黃的深淺,欲得深黃色,則增加染中醋的用量。用梔子浸液可以直接染織物成鮮艷的黃色,工藝簡單,漢馬王堆出土的染織品的黃色就是以梔子染色獲得的。但梔子染黃耐日曬的能較差,因此自宋以后染黃又被槐花部分取代。
因為其重要性,太史公在《史記。貨殖列傳》有“千畝梔、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的記載。
染色方法:新鮮的梔子果,捏碎泡水3小時,過濾,即可取染液。干梔子果,放入熱水浸泡一夜,泡軟后將果實剝開或捏碎,加火煎煮,煮沸續(xù)煮30分,熄火,過濾取次染液;可重復(fù)煎煮取3~4次染液。
梔子提取物為茜草科植物梔子的果實的紅棕色粉末狀提取物產(chǎn)品,具有瀉火除煩、清熱利尿、涼血解毒的功效。
主治
用于熱病心煩、黃疸尿赤、血淋澀痛、血熱吐衄、目杰腫痛、火毒瘡瘍、扭傷。
折疊化學成
分
含梔子甙、羥異梔子甙、山梔甙、梔子新甙、梔子甙酸、梔子黃素、番紅花甙、番紅花酸、雞矢藤甙甲酯等。
折疊植物形
態(tài)
折疊生境分
布
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有栽培。南方各地有野生,生于山坡、路旁。分布于江西、湖南、浙江、福建、四川。
性狀
果實橢圓形或長卵圓形,長1.5~3.5cm,直徑1~1.5cm。表面紅黃色或棕紅色,具翅狀縱棱5~8條,兩棱間有縱脈1條,頂端有宿萼。果皮薄而脆;種子多數(shù),扁長圓形,暗紅色或紅黃色。氣微,味微酸而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