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展示
優(yōu)質供應
詳細內容
今年春節(jié)前后,中國央行分別意外進行了兩次“加息”,釋放了強烈的信號——抑制信貸泡沫、去杠桿。
2月3日(春節(jié)后的個交易日),中國央行上調常備借貸便利(SLF)利率,隔夜品種上調35個基點至3.1%,7天和1個月品種均上調10個基點,分別至3.35%和3.7%。同時,央行進行200億7天、100億14天和200億28天期逆回購,中標利率分別為2.35%、2.5%和2.65%,均較上期上調10個基點;也就在1月24日,央行對22家金融機構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共2455億元,其中6個月和1年期的中標利率分別為2.95%、3.1%,較上期上升10個基點
這一系列變相“加息”舉動震動了市場,對利率變化*為敏感的債市反應尤為強烈——2月3日國債期貨大跌,10年期債T1703一度大跌1.3%,10年國債活躍券160023收益率上行6.67個基點報3.41%。對此,富國基金固定收益部總經(jīng)理葉盛在接受財經(jīng)記者專訪時表示,“預計全年利率將緩步上行,因此2017年利率債的交易型機較少,信用債的配置型機遇仍然存在。”
相較于行業(yè)的悲觀情緒,葉盛反而認為沒必要“一刀切”地悲觀看待“加息”,“公募基金債券杠桿倍數(shù)不能超過1.4倍(其當前為1~1.2倍),專戶則可能超過2倍。畢竟債市已經(jīng)舒服了三年(低利率),眼下需要警惕收益率上行,但這也并非壞事,例如再配置收益開始上升,因此機構完成委托人業(yè)績要求的可能性反而增加,且利率也不會無限制上行;同時,適度加息有助于金融穩(wěn)定。”
二度“加息”強化去杠桿信號
一般而言,傳統(tǒng)意義的中國加息加的往往是存貸款基準利率;而美國加息加的則是聯(lián)邦基金利率,即銀行向美聯(lián)儲拆借時的利率(美國存貸款利率已市場化)。去年四季度以來,中國央行也開始通過抬升公開市場利率來變相達到“加息”和去杠桿的效果。
德意志銀行中國首席經(jīng)濟學家張智威對財經(jīng)表示,央行此次全面上調SLF和逆回購利率,尤其是后者釋放了一個更為強烈的政策收緊信號,因為逆回購利率是作為利率走廊的下限,意味著央行正在引導短期利率上行。
他表示,這一系列的利率上行主要反映了央行的以下意圖:抑制信貸過快增長;緩解資本外流壓力。當前更側重前者。“1月信貸增速可能會有大幅上行風險,因此央行有必要向銀行釋放較為強烈的信號。”
西繡云交易投資15168217221 QQ531426601,西繡微交易招商,西繡云交易投資,西繡云交易招商,代理西繡云交易,誠招會員單位 和運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