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展示
供應羥甲基尿素非蛋白氮高蛋白飼料
點擊次數:29發(fā)布時間:2016/7/26 11:20:03

更新日期:2016/7/26 11:20:03
所 在 地:中國大陸
產品型號:
優(yōu)質供應
詳細內容
反芻動物瘤胃微生物可以利用無機氮特別是氨合成菌體蛋白[1]。秸稈添加非蛋白氮(NPN)可提高反芻動物對秸稈干物質和粗蛋白的消化率,并促進瘤胃微生物(MCP)的合成[2]。在實踐中,尿素分解氨的速度太快,往往發(fā)生氨中毒。
在冬季塑料大棚舍飼條件下,用羥甲基尿素(FDU)代替日糧精料粗蛋白的18。96%進行羔羊快速育肥試驗。結果表明,試驗組羔羊平均日增重達到110'。63g,增重速度提高70'。20'%,與對照組存在極顯著差異(P<0'。0'1),飼料利用效率提高44。39%。試驗組羔羊瘤胃液pH呈明顯下降趨勢。
問:國內外使用“非蛋白氮”狀況如何?
答:非蛋白氮用于反芻動物始于1880年,德國科學家首先給綿羊飼喂試驗成功。1963年美國科學家又對高產奶牛進行試驗,證明尿素作為非蛋白氮飼料可以應用于所有反芻動物,可以轉化為肉奶蛋白質,因此獲得諾貝爾獎。
美國從1963年試驗證明,尿素可以作為非蛋白氮飼料應用于反芻動物開始,當年尿素用量達20萬噸,到1970年增至25萬噸。目前每年使用量達100多萬噸。前蘇聯每年使用非蛋白氮達60多萬噸,日本、印度等國也在大量使用。發(fā)達國家使用大量的“非蛋白氮”飼喂反芻動物,從而節(jié)約了大量植物蛋白。
過去我國因為沒有研制出物美價廉的非蛋白氮飼料產品替代植物蛋白, 隨著所需植物蛋白飼料逐年增加,從國外進口量也逐漸加大。2015年國產大豆1500萬噸,而進口大豆則達7700萬噸。隨著我國畜牧業(yè)的發(fā)展,作為植物蛋白的主要原料豆粕,供應量遠遠滿足不了需求,價格不斷上揚。如何安全使用非蛋白氮飼喂牛羊,替代植物蛋白,以節(jié)約耕地和大量外匯,成為有關專業(yè)人士關注的問題。蛋白質缺乏是阻礙畜牧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原因,也是牛羊生長緩慢,生產力低下的重要原因。利用非蛋白氮作為反芻家畜的蛋白質飼料已經在生產中廣泛應用。
http://www.doc88.com/p-5038146941125.html 實驗論文
聯系電話:17185343418 劉經理